当前位置:顶点小说>其他综合>京华闻见录> 第六章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六章(7 / 8)

学艺术的圈子里,也真真有些俗不可耐之人。

某某领导“看过了”,“给予肯定”了又怎样?某某领导“非常欣赏”又怎样?

某某领导的“希望”便一定要“照办”么?

某某领导究竟是“领导”,还是文学艺术工作者?

你是市长,我是公民,公民该尽哪些公民义务,我听你的。

我是编辑,你是市长,市长写电影剧本,或写小说,写诗,写话剧什么的,对不起,你听我的。

这才对劲。

否则,大不对劲。

这叫“社会分工不同”,应该彼此尊重彼此的分工。也是我们的老祖宗马克思所设想的共产主义的社会原则之一。

一九七九年春,全国第四次高等教育会议在北京西苑召开。各新闻和文艺单位派代表列席参加。

我作为北影厂代表,参加了华南大组学习讨论。

会议最初几天,讨论内容是肃清“四人帮”极左教育路线的流毒,发言踊跃热烈。

“工农兵学员”——这建国三十年来“高教”大树上结下的“异果”,令每一位代表当时都难以为它说半句好话。而每一位发言者,无论从什么角度什么命题开始,最终都归结到对“工农兵学员”的评价方面。不,似乎不存在评价问题——它处于被缺席审判的地位。如果当时有另外一个“工农兵学员”在场的话,他或她也许会逃走,再没有勇气进入会议室。

我有意在每次开会前先于别人进入会议室,坐在了更准确说是隐蔽在一排长沙发后不易被人发现的角落。我负有向编辑部传达会议情况和信息的使命。我必须记录代表们的发言。

我是多么后悔我接受了这样一个使命啊!然而我没有充分的理由,要求领导改换他人参加会议。

第三天下午,还有半个钟点散会,讨论气氛沉闷了。几乎每个人都至少发过两次言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