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与当年辽人南下时情景看起来有几分类似。
李纲以澶渊之盟旧事上书,实际是建议皇帝派大军驱逐行动拖拖拉拉的同军,必要时打几场反攻,如果能够趁机夺回失地那自然再好不过。
同军这次入侵来势极为凶猛,眼看就要攻破大宋国都临安城,赵桓冒险出城见了徐泽一面,才乞求对方放过自己一马。
现在,局面占优的正乾皇帝主动撤军,赵桓好不容易才松了一口气,打心底里不愿再招惹强大的同军。
两国议和之后,其人便听取了部分臣子的建议,下诏追封范仲淹为魏国公,追赠司马光太师、张商英太保,并除元祐党籍学术之禁。
此诏绝非小事,而是对道君二十多年残酷打压正派士大夫的拨乱反正,代表着大宋朝政将要再次由新到旧的一百八十度大转弯,是极为强烈的政治信号。
诏令一下,众多正派臣子就争相上表为皇帝歌功颂德。
同军尚未退去,赵桓便被臣子们捧到了挽救江山社稷和百年国运的神坛。
其实,赵官家并没有这么复杂的想法。
其人只是单纯地认为自家老子信用新党开启党禁,才致大宋江山残破到如今这一步,也让朝野内外对他骂声一片。
既然新党解决不了大宋的问题,那便让旧党再次出来执政。
亲贤臣远小人能不能治好国,暂时不知道,但至少能让他落个“好皇帝”的名声。
其实,绝大部分能力超群抱负远大的君主并不在乎臣子们对自己的评价。
君与臣,本就是对立又合作的主从关系,君主的抱负应该是名垂千古的历史功业,而非非狗屁不是的士林舆论。
但对赵桓这等根基浅薄的又缺乏政治手腕的皇帝来说,士林舆论就非常重要。
没有“真正的贤臣”支持,一帮尚未出仕的太学生就能以舆论裹挟民意,对其指手
本网站为网友提供小说上传储存空间平台,为网友提供在线阅读交流、txt下载,平台上的所有文学作品均来源于网友的上传
用户上传的文学作品均由网站程序自动分割展现,无人工干预,本站自身不编辑或修改网友上传的内容(请上传有合法版权的作品)
如发现本站有侵犯权利人版权内容的,请向本站投诉,一经核实,本站将立即删除相关作品并对上传人ID账号作封号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