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顶点小说>都市言情>1979我的文艺时代> 第十二章 审稿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十二章 审稿(4 / 6)

比如姜玉楼其实不是学生,而是老师,亦或者是教职员?

可是不管他如何搜肠刮肚,脑海中却没有一个叫做姜玉楼的陕地作者。

朱胜昌挠挠头,放下手稿,伸长脖子问对面的老编辑,“老孟,你记不记得阳平县有位叫姜玉楼的作者?哦,或者陕地全省叫这个名的也行。”

说不定是陕地其它地方的作者到阳平县采风挂职,刚好教的高三,然后写了这篇投稿。

许多作者外出采风是常有的,有的作者有关系,可以到省里或者县里挂职,方便写作。比如有到政府办公厅挂职的,也有在工厂挂职的,在学校挂职的也不是没有。

有些作者水平高,教个高三年级的学生也不是什么问题。

“姜玉楼?没什么印象?怎么突然问起这个来?”老编辑孟国伟想了想说道,他也没听说过这个名字。

孟国伟也是老资历了,在《工人日报》当过编辑,后来在《人民文学》当编辑,认识的作者数不胜数,但是朱胜昌提到的人民,他却完全没有印象。

连老孟也没有印象吗?

朱胜昌挠挠头,不过还是将稿子递了过去,“老孟,这是一份给咱们杂志社的投稿,水平相当高。初读之后,我还以为是那位成名作家的新作品呢。我看着没问题,虽然不太符合咱们《当代》杂志的风格,但也不失为一部好作品。我觉得可以通过审核,你在看看,提提意见。”

小说的刊发、出版是要经过三审三校的,最后拍板发表需要经过编辑部开会,由主编最终拍板。

他审核通过不顶用,还需要其他编辑审核通过,最后还要上会呢。

孟国伟也有审核的权利,甚至因为他的资历深厚,他看过没问题的话,基本上就等同于过关了,可以直接把稿子递到编辑部的主任兼主编秦昭阳手上,能过他这一关,只要秦主编不反对,这篇稿子就基本上发表定了。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