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顶点小说>历史军事>靖难攻略> 第241章 势必不还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241章 势必不还(2 / 11)

刘船工说着这一切,朱高煦也询问道:“这船,能否再建造大一些?”

朱高煦记得清楚,宝船虽然没有所谓的万料广大,但也有五千料大,排水量两千余吨。

虽说这是朱棣让人研究数年的结果,但眼下吉林船厂的船工们也经过数年钻营,不可能一直停留在二千料。

“可以尝试三千料。”刘船工小心翼翼的开口,显然这是保守的态度。

不过对于他的话,朱高煦却摇头:“你们都是我的臣民,我不会随意惩处你们。”

“你说三千料,那便造三千料的马船与战船试试,若是能弄出四千料、五千料,我也十分高兴,会令人犒赏参与设计建造的船工们,师傅赏钱十贯,船工一贯。”

“臣谨记。”刘船工与王船工作揖应下,朱高煦也最后看了一眼木料仓,随后走出了金州船厂。

不多时,他骑马前往了金州城的指挥使衙门,一路上可以看到金州百姓们都喜气洋洋。

在城外的百姓忙着开荒,在城内的百姓则是做着些食品、手工类的小生意。

渤海军虽然是多民族混合的军队,但渤海军的军纪没得说。

朱高煦的《练兵实录》中,开篇第一句话就是:“尔等在家里,大多是种田的百姓。只要尔等回想在家里种田时缴纳钱粮的苦楚艰难,就可以明白今天老百姓供养伱们钱粮是何等的不容易!”

“老百姓又不要求你耕种担作,养你一年,也不过指望你打几个胜仗。你不肯尽力杀贼保护他,反而举刀对准他们劫掠,那养你又有什么用!”

除了这种开篇的话外,后世所用的《军纪》更是渤海军要日常背诵的东西。

朱高煦教他们识字,明道理,就是为了想要训练出一支不仅仅会打胜仗的军队,还要求他们会“打败仗”。

古往今来许多精兵都会打胜仗,因此一路高歌猛进时,常常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