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顶点小说>其他综合>面壁者:我建议人类摆烂> 第十七章 类脑智能第一步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十七章 类脑智能第一步(3 / 4)

危机纪元17年,神经元芯片诞生了,小的只有小拇指的指甲盖那么大,大的有巴掌那么大,前者是安装在小型电子设备上的,后者是超级计算机、神经元主脑的基础单元结构。

幸运的是,山衫惠子还在忙活算法,得知陈曦有了芯片后,她就直接拿去用了。

……

曙光科技的某个实验园区,类脑的学习实验开始了。

志愿者头上戴上一个金属罩,金属罩内部是低温液氦和超导线圈,简单来说就是一个核磁共振仪,但远比那玩意要先进很多。

随后,他开始写字,解析摄像机毫秒级拍摄志愿者大脑神经元的运动,这些运动信息经计算机处理后,能形成可供脑科学家们进行分析、研究的神经元网络模型。

由于算力问题,计算机处理摄像机拍到的信息整整花了一个星期,之后,脑科学家们将神经元的运动信息一点点输入类脑。

这个过程花了一个月的时间,但结果还是失败了,因为智脑太小,只有区区一百万个模拟神经元,而人脑拥有将近一千亿个神经元。

没办法,他们只能猜测哪些神经元运动是写字时出现的运动,一点点剔除。

这是无比庞大的工作量,陈曦不想浪费有限的生命,于是选择了为期两年的冬眠。

18年,曙光类脑操控机械手臂,歪歪扭扭的写下了一行字。

脑科学家、计算机学家意识到,只要将与行为对应的神经元运动信息准确的输入类脑,且转译系统足够优秀,类脑就能完美的复现神经元运动对应的行为,人能干的事它都能干,无论有多复杂。

转译系统是个软件,可以将模拟神经元的模拟神经信号转化为机器能听懂的数字信号。

这玩意稍微升级一下,就有一个暂时没什么实用价值的应用—真‘人’工智能:解析摄像机捕捉佩戴者的神经元活动,将之转化为数字信号发送给机器,机器做出响应。

没有实用价值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