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顶点小说>都市言情>1980我的文艺时代> 第493章 你看我像不好意思的人吗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493章 你看我像不好意思的人吗(1 / 5)

国民文学出版社这七个字,在中国文学界就是一块金字招牌,不光是对作者们来说是这样,对于编辑们来说同样是如此。

国文社总编辑卫君怡曾经说过,

“国文社的编辑古今中外文学都应该懂,国文社是培养作家、翻译家、出版家、理论家的地方。事实也确实如她所说,在国文社里,你走进一个编辑室,随便打听一两个坐在办公室窗边或者门口的老同志,都有可能是可以称

“家”的存在。国文社编辑之间一直有

“传帮带”的传统,新人来了社里,在校对科实习后都会分到老编辑的身边学习,就跟国营工厂里会给青工们找师傅一样。

年轻的编辑们跟着老编辑们,不仅要学习专业上的知识,更要学习他们如何同作家打交道、怎样陪伴作家成长。

在这样的环境下,培养出来的年轻一代编辑放在中国的出版界自然是出类拔萃的,成为其他出版社争抢的香饽悸,并不是让人奇怪的事。

大家替走了的人惋惜,更多的是因为业务。能被挖走的编辑,一定都是各编辑室的骨干力量,未来必定是在出版界有名声的人物。

但走了可就不一定了,外面的出版杜更多的是为了经济利益,赚钱可能比国文社要快,但成就恐怕有限。

郭旭刚的离开,给国文社员工们的闲暇增加了些许谈资,但并未在这里引起任何波澜。

作为国内出版界的重量级单位之一,这里最不缺的编辑,更不缺好编辑。

外面挖走了一个人,国文社还能培养更多人,这就是底蕴。十月的第二个周五,林为民接到了阿瑟·米勒从米国打来的电话,《追风筝的人》卖出了英国、加拿大的版权。

其实自这部话剧在百老汇公演,就有来自几个英语国家的制作公司希望可以取得这部话剧的版权,但当时阿瑟·米勒和林为民商量了一下,为了能够保持话剧的影响力,也是为了更好的谈判,并没有急于将话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