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顶点小说>历史军事>三国之银狐> 第四十一章 王粲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四十一章 王粲(2 / 6)

珍贵,因为很多都是西汉大儒注视,如《孟氏易》《欧阳尚书》这种,甚至不少都是流传下来的珍品而非手抄本。

所以大部分世家子弟不会来这种书院,来的基本上都是平民或者寒门以及没有家学的豪强子弟。

当然。

这里面的平民寒门并不是指家里没钱的人。

而是指有钱但没有学习渠道的人。

比如襄阳城内小有家资的商人、富农、小地主一类。

真正的贫民子弟即便是有上进之心,想来书院学习,也几乎不可能。

不是刘表不收,而是大多数贫民为了生活就已经不易。

几岁大的孩子刚刚到四五岁就要去放牛羊、斩猪草、挖野草、下河摸鱼虾以及干家务。

等再大一些就得跟着父母下地干活,别说读书,就连片刻清闲都做不到。

沈晨能够读书一是因为家里算是富农阶级,有一定田地。

二是因为宗族有一些书籍和几个长辈领路。

不然除非是专门学习汉代儒家经典的国学专业,否则即便是穿越到汉代,凭借着一知半解,也几乎不可能学到什么有用的知识。

穿过前面几个庭院,就到了中庭,中庭里的院子面积很大,差不多有两个篮球场大小,里面密密麻麻晒满了竹简。

竹简放久了容易生虫,所以必须时常拿出来晒晒。

站在院子门口看这些用竹简铺成的地板还是非常壮阔,宛如一片知识大海。

但谁又知道,这么多竹简,加起来可能达数百上千公斤的重量,承载的文字,却可能还不如十几本书。

这就是因为汉代的普通人攫取知识的难度实在是太大了呀。

书简周围有两个人。

一个看起来大概四十上下的中年人跪坐在院子里的席上,正一遍一遍地检查每一份竹简。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