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中妻妾熬煮了糖水等候,就此别过。”说罢,高澄转身径直离去。望着高澄大步离去,许多妇人大失所望,她们中许多人更想的是进渤海王府,而不是真要离了瑶光寺自己辛苦操持营生。瑶光寺虽寂寞,生活却是衣食无虑,养尊处优。说到底,还是羡慕本应与她们一般,进瑶光寺苦熬的尔朱英娥与小尔朱,为17岁的权臣生儿育女,依旧享受尊荣。况且还听人说那权臣的模样生得俊俏。这才怂恿了胆小的元朗皇后出面相邀。高澄远离了瑶光寺,却并没有急着回府,先去探视了李祖猗与元静仪,高澄再与诸位侧室相见,最后宿在元明月的院里。高澄为了防止后宅争宠,干脆玩起了轮值,每间院里歇一宿,轮着来。元仲华养在清河王府,李祖娥留在河北老家,高澄身边还有九名女眷。人力有尽时,一时半会不能顾全了,但每天都要一一探望,让她们体会到自己的关心。高澄在元明月屋里怀抱着长女阿宓嬉笑逗弄。包括晚了一天出生的次女果儿在内,满了半岁的她们早没了刚出生时皱巴巴的模样。尤其是阿宓,一双大眼睛,黑漆漆的眸子像极了她的母亲元明月。明月姑姑不年轻了,作为女眷们最年长的存在,29岁的元明月却比以往更多了几分韵味。这是一众二十上下,甚至十六七岁的侧室们所没有的。将碍事的阿宓交由乳娘抱睡,一番云雨之后,也算老夫老妻的两人相拥而眠。很快又到了年节,太昌六年走到了末尾。这期间一应政策平稳推进,新的政令也正在酝酿。回首过去的一年,西征大败导致财政枯竭。这并不只是粮用消耗,更多的是对阵亡将士家属的抚恤。这一点若是短缺了,又能指望谁为你卖命。高澄颁布一系列政令列如收回铸币权、整顿盐政等,又向佛道化缘,干涸的财政稍稍宽裕后,在舍之余,高澄也把拖欠的民夫抚恤发了下去。年初时候,财政艰难,他只顾得上将士们的家眷,死难的民夫们,高澄只能给予少量救济,保证他们的家眷不被饿死。如今有了些盈余,哪怕是带上子女改嫁
本网站为网友提供小说上传储存空间平台,为网友提供在线阅读交流、txt下载,平台上的所有文学作品均来源于网友的上传
用户上传的文学作品均由网站程序自动分割展现,无人工干预,本站自身不编辑或修改网友上传的内容(请上传有合法版权的作品)
如发现本站有侵犯权利人版权内容的,请向本站投诉,一经核实,本站将立即删除相关作品并对上传人ID账号作封号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