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读的烙印(12 / 23)

们颁发了荣誉证书,称赞他们是本市“最可爱的市民”。其他消防队员也受到了热情的表扬。

那位老妇人后来成为该市年龄最大也最积极的慈善活动志愿者……

大约是在初一时,我从隔壁邻居卢叔收的废报刊堆里翻到了一册港版的《读者文摘》。其中的这一则纪实文章令我的心一阵阵感动。但是当年我不敢向任何人说出我所受的感动——因为事情发生在美国。

当年我少年的心又感动又困惑——因为美国大兵正在越南用现代武器杀人放火。

人性如泉,流在干净的地方带走不干净的东西;流在不干净的地方它自身也污浊。

后来就“文革”了。“文革”中我更多次地联想到这一则纪实……

以下一则“故事”是以第一人称叙述的。那么让我也尊重“原版”,以第一人称叙述……

“我”是一位已毕业两年了的文科女大学生。“我”两年内几十次应聘,仅几次被试用过。更多次应聘谈话未结束就遭到了干脆的或客气的拒绝。即使那几次被试用,也很快被以各种理由打发走了……

这使“我”产生了巨大的人生挫败感。

刚刚踏入社会啊!

“我”甚至产生过自杀的念头。

“我”找不到工作的主要原因不是有什么品行劣迹,也不是能力天生很差——大学毕业前夕“我”被车刮倒过一次,留下了难以治愈的后遗症——心情一紧张,两耳便失聪。

“我”是一个诚实的人。

每次应聘,“我”都声明这一点。

而结果往往是——招聘主管者们欣赏“我”的诚实,但却不肯降格以用。“我”虽然对此充分理解,可无法减轻人生忧愁。

“我”仍不改初衷,每次应聘,还是一如既往地声明在先,也就一如既往地一次次希望落空……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