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顶点小说>其他综合>京华闻见录> 第一章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一章(8 / 9)

带了两位同学,与她交谈了近一个半小时。她对我们很坦率,谈了许多与当时仍很“革命”的文艺理论相左的文艺观。

交谈中间,她忽然说:“我把我女儿叫下来和你们认识一下吧,她也喜爱文学。”

就是在那一天,我认识了王安忆。当时安忆还在徐州地区文工团,个子起码比现在矮半头,皮肤晒得很黑,披散着并不浓密的头发,穿一条上海人常在家中穿的睡裤,趿拖鞋。茹志鹃老师对安忆说:“他们称我老师,按理说你也该称他们老师,因为他们都是大学中文系的学生。”安忆并不称我们“老师”,也没打量我们,似乎是为了遵从母命,才不得不坐在我们对面,手中还拿着一本什么书。茹志鹃老师又说:“你们都是年轻人,今后都有志于文学,你们之间应该有更多共同的话题。”

安忆仍不作声。

我记不得自己对她提了一个什么问题,她才显然是出于礼貌不得不回答。怎样回答的,也记不得了。只记得她说话极快,标点符号不分明。给我的印象是,她急于表达自己的思想,可她头脑中的思想又是多层次的,内涵广泛的,是只适于用笔而不适于用话表达的。另一个印象是,她从内心里不大瞧得起我们这三个工农兵学员。

她说完,也纯粹是出于礼貌,陪坐了几分钟,便起身上楼去了。

茹志鹃老师连忙对我们解释:“安忆的性格就这样,你们别见怪。”

我们起身告辞时,茹志鹃老师对我说:“晓声你先留步,我还有话跟你讲。”

我便留了下来。

她说:“《朝霞》就要取消了,《上海文学》就要恢复了。你毕业后,如果愿意留在上海,我可以替你向学校争取。”我说:“我是北方人,我还是想回哈尔滨。生活在上海人之间,我常常会感到孤独。”

她沉吟片刻,说:“我能理解你。那么今后不管你分配到哪里,再来上海,我都欢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