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顶点小说>历史军事>我在春秋做贵族> 第554章:如此明显的计谋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554章:如此明显的计谋(1 / 7)

来到郑地时,智瑶的巡视队伍膨胀到了近五万人。

这五万人并非全是将士。

其中的一万余人中,有近两百宫女与寺人,各官员的从属占了近千,剩下则是随行的民伕。

出巡肯定是带上全套班子,各级官员也需要处理杂务的人,族人与随从总是要带一些的吧?

智瑶的第一站是“制田”,随后会前往“新郑”长久一段时间。

曾经的郑国几乎全靠“制田”的出产在养活。

倒不是说其它区域没有开战农耕,其原因是北方有晋军屡屡入侵,南方则是楚军时不时来扫荡一趟,逼得郑国君臣将“制田”极尽开发,又在周围布置了防线。

“此地农田几顷?”

“回大王,丈量得有八万顷。”

“多了,还是少了?”

“回大王,比较之前略有缩少。”

就说吧,八万顷怎么可能支撑得起郑国的粮食需求。

当然,郑国其它地方也有出产,再辅以野味、采集之类,并且会从国外购入粮食。

智瑶其实也就知道原国的一部分田亩数量,不可能做到原国有多少农田详细尽知,而智瑶手中关于农田的顷数为三百四十多万顷。

这个数字一点都不夸张,要知道原国当前的疆域范围有多大,很多地区是吞并于他人的国祚,大部分在册耕田算是一种“前人栽树后人乘凉”了。

关于田亩数字,先秦时期没有相关数据,到西汉一度开垦出八百二十七万顷,东汉则是达到两千两百五十七万顷,最夸张当属隋朝杨广在位期间的田亩数量,达到夸张的四千三百五十六万顷,随后的各个朝代基本没有超过隋朝,乃至于有些朝代的在册农田数量少得出奇。

李唐初期也就八百五十万顷,直至天宝年间也就增加到一千四百三十万顷,乍一看李唐跟杨隋还真的是差距挺大。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