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顶点小说>都市言情>纽约1995> 194 能登屋(1)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194 能登屋(1)(1 / 8)

五十万美元,购入《一个都不能少》的北美发行权,绝对是赔本赚吆喝。

白奎因此举主要是为了拉拢张谋子,以后他再拍出《大红灯笼高高挂》、《菊豆》、《活着》这样的优秀电影,能看在过往的“交情”,优先卖给韦德马克映像。

次要么,就是打开韦德马克映像在华国的名气。

这不,不仅陈凯哥来了,号称“第六代”的一批华国导演也都找上门来了。

对于他们,白奎因的回复都是:“看成片。”,拿着成果谈买断北美发行,有冲奖潜质的就上院线,没有的只能发行录像带和dvd了。

韦德马克映像是走冲奖路线的,要学米拉麦克斯,打造冲奖专家的人设。

需要拿出更多的佳片,才能把美国的艺术院线牢牢捆绑。

白奎因不愿意每次都一个百分点一个百分点地与艺术院线的经理谈票房分成。

想要掌握话语权,必须让院线经理不敢轻易抛弃你。

每年能够引进五、六部国外佳片,并且其中有两、三部有冲奖的潜质,这才能让艺术院线的经理们死心塌地跟韦德马克映像签长约,并且在需要的时候,给韦德马克映像引进的电影空出档期。

显然,陈凯哥的《荆轲刺秦王》很难满足白奎因的需求,在冲奖方面,它远不如张谋子那些土了吧唧的农村片。

大部分的美国人,对欧洲历史以外的历史都兴趣欠奉,好好讲一个有前因后果的历史故事,还不如一段架空的冒险更吸引普通观众。

而反映华国现代城市生活的电影,又难以满足奥斯卡评委的猎奇感,他们更愿意去那些发生在与自己的生活完全不同的环境下的故事。

陌生感创造了好奇心。

看一部这样的电影会让他们觉得脱离了低级趣味,站在更高的层面上审视其他文明。

给这样一部电影投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