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顶点小说>历史军事>大隋兴衰四十年3·雄略暴君> 第十三章 朝廷五贵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十三章 朝廷五贵(8 / 11)

一,办事能力强。进入隋朝后,裴蕴接连担任地方刺史,到任何一地,都有成绩,声望很好。

第二,擅长揣摩隋炀帝的心思。举一个例子。当时,高颎在隋炀帝手下当太常卿,裴蕴给高颎当副手,做太常少卿。他觉得,隋炀帝爱热闹,讲排场,好大喜功,自己所在的部门应该能够做出贡献。

怎么贡献呢?他越过自己的长官高颎,上书隋炀帝,建议征调已经遣散的北周、北齐和陈朝的乐工,同时到民间征集百戏,共同繁荣隋朝的文艺。

这个建议立刻受到隋炀帝的重视,责令高颎落实,结果高颎不同意这么做,还给隋炀帝上谏,惹恼了隋炀帝,也为他日后被杀埋下了伏笔,而裴蕴则是恰恰相反,从此步步高升。

就从这一件事,已经可以看出裴蕴体察皇帝心思的能力来了。这样的人,当然也是隋炀帝眼中的理想大臣。

三、五贵乱政

总结一下这“五贵”的共性,有四个方面值得注意。

第一,他们的代表面很广。其中,苏威和宇文述代表关中势力,裴矩代表山东势力,裴蕴和虞世基则代表江南势力。帝国的三个组成部分全都有了自己的代表人物。特别是江南地区,在整个国家政治生活中的重要性显著增长。这和隋炀帝初年的宰相班子有了很大区别。

第二,他们都是兼职宰相,地位相对比较低。什么叫兼职宰相?按照隋朝的制度,所谓宰相,应该是三省长官。也就是尚书令(包括尚书仆射)、内史令、门下纳言这一类的官员。隋炀帝初期的几个宰相,都是三省长官。但是,“五贵”就不一样了。

除了苏威是门下纳言以外,其余四个人,左翊卫大将军宇文述、内史侍郎虞世基、黄门侍郎裴矩、御史大夫裴蕴,没有一个是三省正长官。其中,内史侍郎虞世基和黄门侍郎裴矩虽然品级不够,但至少还是三省官员,而左翊卫大将军宇文述、御史大夫裴蕴甚至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