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顶点小说>武侠修真>在神话世界当小说家> 第158章 心学?理学?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58章 心学?理学?(3 / 4)

这也是为什么自春秋战国之后,半圣少出的原因。

后人学的依旧是《论语》,《孟子》,没有突破前人的束缚。

你照葫芦画瓢,怎能成为半圣呢?

学我者生,似我者死,你一直走我的路,还想超越我,这是不可能的事情。

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将皇权与天命联系在一起,这才突破前人的束缚,成为半圣。

董仲舒证明了只有剑走偏锋,才能突破前贤束缚,走出自己的道。

在徐乐那一世,后世只有朱熹可以比肩前贤,阳明公则紧随其后。

朱熹在后世被骂惨了,阳明公则被捧上神坛。

朱熹被扒出各种黑历史,又是和儿媳不清不楚,又是禁锢人类的天性,甭管这些是真是假,都一定程度上形象了朱熹的声誉。

但其实,在徐乐看来,一个人的作品是要和人品分割开来的。

苏轼,元稹,金庸,列夫托尔斯泰,爱因斯坦等等,你真要细究的话,能探索出所谓一大堆黑历史。

朱熹的那套,“存天理,灭人欲”的理论,实际上是好理论,他灭的只是超出人需求的贪欲,色欲,节制欲望也没有什么错。

错在统治者,将他的这些好理论,用错了地方。

阳明公的理论本来很小众,结果因为《明朝那些事》的传播,阳明公一下子登上神坛,在加上后世成功学的繁衍,仿佛学了阳明心学,就能发财,无所不能一般,一下子将阳明心学推上了一个高峰。

“理学还是心学?”

徐乐陷入纠结之中。

二者其实有异曲同工之妙,到最后殊途同归。

存天理,灭人欲,节制自己欲望,让自己接近圣贤。

致良知,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努力使自己的心回到无善无恶的状态,回到无善无恶的状态了,才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