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顶点小说>历史军事>大隋兴衰四十年1·东亚霸权> 第十二章 妙选贤才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十二章 妙选贤才(3 / 11)

上任命杨雄担任左卫大将军。

简单来说,左卫大将军就是国家最高军事长官。隋唐时期实行府兵制,府兵的最高统帅,就是中央的十二卫大将军。在十二卫大将军中,排名第一的就是左卫大将军,负责率领府兵宿卫皇帝。

这样重要的职位当然要让本家担任才放心,所以,杨雄就出任左卫大将军,同时参与朝政,和高颎、虞庆则、李德林一起,成为隋朝初年的政治核心人物。

这四个人搭班子,确实妥当,方方面面都考虑得非常精心。

先看文武搭配。杨雄是武将,虞庆则文武双全但是偏重于武,高颎文武双全而偏重于文,李德林则是一个比较纯粹的文臣。在文武搭配上非常合理。

再看出身搭配。高颎、虞庆则和杨雄属于北周系统,而李德林则属于原来的北齐系统,东西兼顾,也算合理。

再看民族成分搭配。高颎、杨雄、李德林都是汉人,而虞庆则胡化色彩异常明显,可以作为胡人的代表。从胡汉搭配的角度看也很不错。

但是这个精心安排的权力核心并没有维持长久,很快就有一个新人插了进来。谁呢?苏威。

二、苏威崛起

苏威又是何许人?按照史书记载,苏威出身于关中大族武功苏氏。他的爸爸名叫苏绰,是当年第一批支持宇文泰的京兆大族。宇文泰初到关中,曾经问苏绰应该怎么治国。苏绰经过深思熟虑,起草了“六条诏书”,就是先治心、敦教化、尽地利、擢贤良、恤狱讼、均赋役。

所谓先治心,就是要想治理国家,先要管好自己。

所谓敦教化,就是治国要从教化开始。

所谓尽地利,就是既然到中原地区来统治农民,就要搞好农业问题。

所谓擢贤良,就是管理国家要选拔人才,往深里讲就是一定要寻求汉人知识分子的合作。

所谓恤狱讼,就是要用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