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顶点小说>历史军事>五代河山风月> 186、李处耘献计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186、李处耘献计(2 / 7)

定建康志》记载,建康府(今江苏江宁县南)两年三个月的时间就能“创造、添修火攻器具六万三千七百五十四件”。

正是这种庞大基数的火药武器,才使得南宋得以抵御远比自己强大太多的蒙古帝国长达四十多年。

不过这时期的火器整体体现为一种冷热结合的状态。

大概是因为思维的局限性,亦或者是火药威力、铸造技术等的限制,人们多数时候想到的还是利用火药爆炸的冲击,光、热和声响杀伤敌人,而不是想着把爆炸时的能量转化为动能杀伤敌人。

两宋也有火药动能武器突火枪,是世界上最早的火枪,可以说是火枪的老祖宗了,不过威力并不理想。

为什么不理想,气密性可能是原因之一......

不过,史从云从冯继升写下来给他的火药配方中也看出了大问题。

他拿着冯继升送来的配方纸张,一面看一面念,另外一边赵侍剑负责抄录,要重新归入他的“档案”之中。

“火药法:

硫磺十四两,窝黄七两,焰硝二斤半,麻茹一两,干漆一两,砒霜一两,麦粉一两,竹茹一两,黄丹一两,炉灰一两,丹砂一两,元水半两,黄蜡半两,清油一分,桐油半两,松脂一十四两,浓油一分.......”

他说着,那边赵侍剑认真的记录下来。

这里面有些东西他知道,有些不知道。

看完忍不住吐槽,也难怪这时期的火药会威力低,产能上不去了。

有些他还能理解,比如松脂,桐油这两样。

毕竟这时的焰硝和硫磺都是自然界开采出来的,并不纯净,有杂质难以充分燃烧,以松脂、桐油这样的易燃物促进它充分燃烧。

而竹茹是一种中药啊,这是要学医么......

还有炉灰算什么,为道观拉生意?

加点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