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08 新一波流行病威胁(4 / 16)

或者培养简单的微生物,因此生物恐怖袭击和生物学差错的概率只会增加。虽然大多数人认为,生物实验主要发生在安全的实验室里,但情况也许并非总是这样。在2008年,两位来自纽约市的少女将寿司样本寄到了生命条形码资料库项目处(Barcode of Life Database, 简称BOLD)。这是一个令人关注的前期项目,旨在努力让基因测试变得简洁和标准化。两位少女想确认自己所买的高价鱼是否货真价实。同时,她们也发现了一种获得遗传信息的方式,在此之前只有科学家才能获得这类信息。

这两位学生研究寿司的意义,并不仅仅是去证明一些卖寿司的小贩欺诈顾客。该研究是显示非科学家人群“阅读”遗传信息的首批值得关注的例子之一。在信息技术革命早期,只有计算机程序员才会阅读和编写超文本标记语言(HTML)这样的代码。之后非程序员开始阅读代码,进而编写代码。现在我们都定期在博客、微博和游戏里阅读和编写代码。

就任何分享信息的系统而言,起初专业性很强的事情经常到后来变成了人人都能做的事情。在不久的将来,一小群人自己动手进行生物学研究可能成为常态。那时监控生物学差错,将不仅仅是理论上说说而已了。在伦敦皇家学会(Royal Society of London)前任会长马丁·里斯(Martin Rees)提出的一条著名预言里,他警告道:“……到了2020年,一场生物学差错或者生物恐怖袭击就将杀死100万人。”采用化学技术制造一枚铁管炸弹或者创建一个毒品实验室,变成了采用生物学技术制造一枚病毒炸弹。

关注新型微生物

在这一章我们将探究下一批无敌杀手——那些让我们寝食难安的微生物威胁。当然,生物恐怖袭击和生物学差错都位列其中。未来这两种微生物威胁影响人类的频率都会增加,但至少目前我们所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