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顶点小说>其他综合>病毒来袭·如何应对下一场流行病的暴发> 引言 一场风暴正在酝酿中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引言 一场风暴正在酝酿中(7 / 12)

蛋白质变异体。

H5N1病毒以强大的致死力凸显了自身重要性。该病毒的病例病死率,即感染者的死亡比例大约是60%。这样的微生物是极其致命的。作为对比,我们可以回顾一下发生在1918年的灾难性流感大流行。虽然估计得不够准确,但大家认为1918年流感大流行造成的死亡人数约为5000万人,相当于当时全球人口的3%。这是一场几乎难以想象的灾难,在这次流感大流行中死亡的人数,超过了20世纪所有战争中被认定死亡的士兵总数。这个小小的病毒直径不到100纳米,仅有寥寥可数的11个基因。可在充斥着战争的20世纪里,将第一次世界大战、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大大小小的战争和其他所有战争中死亡的士兵数加起来,还抵不过这个病毒的致死人数。尽管1918年的流感大流行到处肆虐,但人们对其病例病死率的估计是最多20%。实际比例肯定远远低于这一数字,更谨慎的估计是大约2.5%。H5N1病毒造成的60%的病死率,显然远远高于引发1918年流行病的流感病毒。

虽然病毒致命性容易吸引眼球,是媒体持续的关注点,但对微生物学家而言,这仅仅是流行病拼图里的一小片而已。事实上,有些微生物几乎会杀死所有感染人群:100%的绝对病死率。但这些病毒并未对我们构成严重威胁。比如在自然条件下感染多种哺乳动物的狂犬病毒或是一些亚洲猴类的疱疹B病毒,会引起所有感染人群死亡。但是除非你与携带狂犬病毒的动物接触,或者与亚洲猴子一起工作,否则这些病毒不会成为你关注的重点,因为它们没有在人际间传播的能力。一个能制造灾难的病毒,必须既拥有杀伤力,又具备传播能力。

在2004年头几个月,我们还无从知晓H5N1病毒如何有效扩散。因为它属于经常要进行传播活动的那一类病毒,所以存在着传播的可能性。如果H5N1的传播路径和1918年的流感病毒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