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不可思议的山岭(2 / 3)

曾错误地认为“血鼻岭”属于不易防守区域。事实上,这一带有500多个天然或人工的岩洞种类繁多,无奇不有,最小的洞仅容一人,最大的洞纵深达150多米。除了人工开凿的岩洞,日本人还对天然洞穴进行了改良,有些改得比较简单,有些则弄得非常复杂,几乎可以用鬼斧神工来形容:电话、无线电、灯光照明、通风设备一应俱全,其中一座洞居然多达9层,出口更是搞不清有多少,把狡兔三窟的概念都甩出去老远;洞口装有防护性的钢铁大门,只要关上门,不受任何直接火力的攻击,甚至连火焰喷射器都无可奈何。

与贝里琉岛相比,塞班岛和关岛的防御都只不过是小巫见大巫。改造上如此不惜工本,其实还缘于日军大本营的战略判断错误。在马里亚纳战役之前,他们一直把新几内亚海域当成决战地点,因此在物资补给上,帕劳群岛就被列为优先,一切人员、武器和建筑材料都优先运往了贝里琉岛。

钻在岩洞里的日本兵保持着良好的射击纪律,能够将手中所有武器都灵活运用起来,只有他们预计自己能使美军遭受最大伤亡时,才会进行射击,机会一过,便立即停止射击,以免暴露目标。

即便美军发现这些火力点在哪里,由于珊瑚岭较为坚硬,也很难将其彻底摧毁,除非舰炮或飞机炸弹直接命中。当陆战队员走近火力点,想使用火焰喷射器和炸药包时,又常常会受到其他火力点的阻挠——整座山岭都是相通的,攻击一座岩洞,一打岩洞就会向你开火!

走近不行,不走近也不行。要在珊瑚岩石上挖一个临时的防护性单人战壕,几乎是不可能做到的,这意味着要么不上“血鼻岭”,上了之后,性命就不在自己掌握之中了。陆战一团在山脊上取得任何一个小进展,几乎都得付出高昂的伤亡代价。

9月18日,以机场为起点,陆战五团也开始投入到对乌穆布罗戈山区的进攻当中,在他们的左边,就是向“血鼻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