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没有一个后退(1 / 3)

南路溃败使僧格林沁分割敌军阵势的计划彻底落空,他只得指挥所部通过八里桥向后撤退。联军为了阻断僧军的退路,立即集中炮火对八里桥实施了轰击。

中国军队主要通过挥动旗帜来传递命令,一名英军翻译注意到,桥头站着一位身材极为高大的蒙古旗手,他手执一面绣有黑字的大黄旗,不时将大旗指向各个方向,其间丝毫不顾子弹、炮弹在自己周围呼呼作响,飞啸而过。

不久,八里桥上就堆满了尸体。这名勇敢的旗手也终于被一枚霰弹击倒在地,大旗向一旁倒去,英军翻译看到,紧随旗杆而去的,是“一只紧紧抓住它的痉挛的手”。

战后,很多联军士兵都叹服于对手在战斗中表现出的无畏精神:“中国人和以勇气镇定著称的鞑靼人(此处应特指蒙古步骑兵)在战斗的最后阶段表现得尤为出色……他们中没有一个后退,全都以身殉职。”

僧军主力撤至八里桥后方后,格兰特经过对战场的观察,决定分兵一部从胜保军退出的南路实施抄袭。幸亏左翼的蒙古骑兵及时发现了英军的企图,经过一番奋力冲击,这才阻滞了敌人的凶猛攻势。

在战况不利的情况下,出于“严防京师”的考虑,僧格林沁率部退往北京城郊的皇木厂。与此同时,迎击东路敌军的瑞麟部队也退至皇木厂,与僧军合兵一处。至此,作为第二次鸦片战争中最关键也最悲壮的一次战役,八里桥之战以中方落败告终。张家湾、通州城、八里桥全部失守,京城门户大开,整个北京真正能够用来防御的,只剩下了一道古老城墙。

锡克骑兵奉命对北京城进行了侦察。根据他们的描述,北京城城高十余米,看上去非常坚实高大,而且城头布满密密麻麻的塔楼,不过城里似乎并没有军队守卫。

格兰特不相信北京没有军队驻守,他担心仅靠随军的火炮无法轰开城墙,使他像第二次大沽口战役中的何伯那样蒙受丢脸的失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