并向咸丰呈上了密疏,在密疏中,陈鸿翊分析说,海塘原本的防务虽然较弱,但毕竟还能御敌,如此一撤了之,万一英法联军由北塘上岸,营城驻守之兵将非常被动,无法前去援救。在这种情况下,英法联军可以直接南下切断大沽北岸炮台的后路,届时大沽炮台将面临前后夹击,“甚为吃重”。
此时僧格林沁在朝中地位显赫,连咸丰都倚之为长城,即便有不以为然者也不敢轻易进言。有人对陈鸿翊说:“你一个小小的御史,怎么能和重权在握的王爷抗衡呢,难道你的脖子是铁的?”陈鸿翊遂有“铁脖子御史”的绰号。
“铁脖子御史”陈鸿翊建议把兵勇和火炮从营城调回北塘。对他的这一意见,朝野上下最初都给予了一定重视。咸丰尽管将海塘指定为谈判地点,但并不是让僧格林沁不设防,为此他传旨僧格林沁,指示对北塘地形仔细侦察,严密防范,切不可大意。
即便皇帝发话,僧格林沁依然固持己见。他奏称,北塘地基狭窄,可供守军施展的空间很小,将兵勇和火炮移至营城,则可与大沽呈虚实相间、互为支撑之势。除此之外,他还曲解陈鸿翊的意见,说陈鸿翊不懂军事,所提建议不过是只想着要保卫其家乡而已。
咸丰自用僧格林沁击败太平军北伐部队以来,就视这位表弟为“奇才异能”之士,而且僧格林沁作为办理海防事宜的前线总指挥,本身也有一定的独断权,因此在僧格林沁上折申辩后,便不再做硬性要求。
敢于对僧格林沁提出异议的人,除陈鸿翊外,还有正在僧幕中的郭嵩焘。郭嵩焘不仅是湘军中难得的谋略之士,而且是一个走在时代前面的人。第二次大沽口战役前,他奉咸丰之命到天津帮办军务,当时天津人人主战,唯有他劝僧格林沁慎重行事。
郭嵩焘做事的原则是“循理”,他认为对西洋各国也适用这一原则。所谓“循理”,就是讲道理,放到外交领域就是要遵循通行的规则
本网站为网友提供小说上传储存空间平台,为网友提供在线阅读交流、txt下载,平台上的所有文学作品均来源于网友的上传
用户上传的文学作品均由网站程序自动分割展现,无人工干预,本站自身不编辑或修改网友上传的内容(请上传有合法版权的作品)
如发现本站有侵犯权利人版权内容的,请向本站投诉,一经核实,本站将立即删除相关作品并对上传人ID账号作封号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