龚远江的学生们在看文献的时候,一般是通过通讯作者的区分这是哪个课题组的工作,不过也会看文章的一作和二作,对于那些能经常出现在论文一作和二作的人,多多少少都会有一些印象的。
像他们平常交流的情况,大致是这样的:
“师兄,你看魏兴思组的许秋又发了一篇高质量一区,上次是am,这次是nc,而且做的是3d-pdi体系,分子结构和我们很像哎,效率有8%,卧槽,打破了pdi体系的世界纪录。”
“就是之前那个开发出pce11的许秋?”
“就是那个许秋,我看了通讯作者,都是魏兴思,前段时间他们还发了一篇acsel,写的是非富勒烯综述,看来打算往这方向发展。”
“这家伙怎么这么生猛啊,同样是3d-pdi体系,为啥我这个结构的效率只有5%,怎么做都做不上去,你先把nc的文献传给我,我参考参考。””
“好的,师兄发你邮箱了。”
“……原来是这样,稠环化,引入硒原子,我们也可以这样试试,我的结构和他的相似,可以直接套用他的经验。”
“这里还有另外一篇ees,也是3d-pdi体系,也是魏兴思组的,许秋是二作,不,是共一,卧槽,效率更高,有9%。”
“快,快,把那篇ees也发给我。”
许秋、魏兴思落座后,包间里陆陆续续又来了几位老师,各自带着助理、小老板或是得意门生。
五点五十六分,待人都到齐后,龚远江吩咐服务员开始上菜,然后按照众人在有机光伏领域的学术地位,一位位的介绍。
首先是bazan,这是最早期研究有机光伏领域的那一批人,之前许秋的一篇文章还疑似到了他的手中,给出了非常专业的修改意见。
现在bazan的年龄已经60+,不过看起来还
本网站为网友提供小说上传储存空间平台,为网友提供在线阅读交流、txt下载,平台上的所有文学作品均来源于网友的上传
用户上传的文学作品均由网站程序自动分割展现,无人工干预,本站自身不编辑或修改网友上传的内容(请上传有合法版权的作品)
如发现本站有侵犯权利人版权内容的,请向本站投诉,一经核实,本站将立即删除相关作品并对上传人ID账号作封号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