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没有父亲。)这远方的社会结构森严,教皇与宗教领袖独身不婚,因此能避免许多争执与铺张,就连那七十个领主也不纳妾;“无二色,复何淫辟昏荡之有哉?”利玛窦在二十五岁离开家乡便已守贞独身,来到中国二十七载,也不改其志。在利玛窦的家乡,许多女性也不结婚,结果很多男子就没了结婚对象。若想成为学者,也必须寒窗苦读,书本昂贵,考试不易,这与中国似乎颇为相像,但是东西方还是有根本的差别:“其俗,凡读书学道者不娶,中制科为荣耳。”
西人宗教轨仪的基本成分很简单:“其类(指利玛窦国人)早起拜天,愿己今日,不生邪心,不道邪言,不为邪行。晚复拜天,陈己今日,幸无邪心,无邪言,无邪行。久则早晚愿己,生如千善心,道如千善言,为如千善行。如此不废,著书皆家人语。”张岱可以看出,是有可能由此得到结论,有许多基督教的教义也可在孔、墨、佛、道的经典中看到,因此对整个西方文化得到正面的看法:“起于齐民,终于齐民,不公平何之?”
不过张岱只要一想到道德问题,内心就会开始生出疑惑。张岱的做法通常是在文章结尾一口气提出所有的疑惑:“天主一教,盛行天下,其所立说,愈诞愈浅。山海经舆地图,荒唐之言,多不可问。及所出铜丝琴、自鸣钟之属,则亦了不异人意矣。若非西士超言一书,敷辞陈理,无异儒者,倘能通其艰涩之意,而以常字译太玄,则又平,无奇矣,故有褒之为天学,有訾之为异端,褒之訾之,其失均也。”对张岱来说,真理就跟信仰与实践的许多其他领域一样,都处于两者之间。
张岱也认为,人所深信之事一如令人悚惧或兴奋之事,往往荒诞不稽,不容易说清楚。就像烟火中的火焰,自有其强烈的力量。崇祯十一年(1638),张岱与朋友秦一生游罢普陀岛而归,前往宁波阿育王寺,这次经验最能说明这一点。阿育王寺是为了纪念佛教早期的护教者印度
本网站为网友提供小说上传储存空间平台,为网友提供在线阅读交流、txt下载,平台上的所有文学作品均来源于网友的上传
用户上传的文学作品均由网站程序自动分割展现,无人工干预,本站自身不编辑或修改网友上传的内容(请上传有合法版权的作品)
如发现本站有侵犯权利人版权内容的,请向本站投诉,一经核实,本站将立即删除相关作品并对上传人ID账号作封号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