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一章 驰道
朱祁镇对这一件事情考虑很长时间了。
越考虑越觉得,国家建设三北防护林,封山育林是多么正确的事情。
很多人都觉得古代都是山清水秀,大片大片的原始森林,其实不是的,最少这个时代不是的。
这个时代北方的森林湿地覆盖面积自然是要比后世强的,最少明朝人口大爆炸,其实在往后一点,也就是在成化弘治年间。
如果朱祁镇能一直活着,大概在三十多年后吧。
但是古代与现代还是不同的。
古代对气候条件的依靠太严重了,根本就是靠天吃饭,对异常气候的承受能力,也是差多了。如果后世气候放在这个时代,不客气的说,北方已经赤地千里人尽相食多少次了。
黄河都断流过。更不要说其他河流了。
朱祁镇对此做过多次推演了,他越发觉得想要治理好北方,让河北重现汉唐之盛,那就必须对北方整个生态环境下手治理。
否则即便下大力气治理海河水系,也是治标不治本。
如何改良整个生态,朱祁镇也不知道,但是他唯一知道的办法,就是种树,大规模植树造林。
但是大规模植树造林的前提就是让百姓有代替木料,柴薪的东西。
这也是朱祁镇一定想将以煤代柴的政策推行到整个北方的原因所在。
杨士奇说道:“陛下,煤价昂贵,京师以外,百姓恐怕不乐用之。”
朱祁镇说道:“朕明白,但是朕却知道,煤并不贵,在门头沟百姓采煤根本不用钱的。所以煤价,就贵在运费之上了。”
杨士奇听了,说道:“圣明不过陛下。史记有云:百里不贩樵,千里不贩籴。概百里之外,贩柴,千里之外运米,运费都会超过成本的。”
“陛下而今煤即便一钱不止,运到百里之外,
本网站为网友提供小说上传储存空间平台,为网友提供在线阅读交流、txt下载,平台上的所有文学作品均来源于网友的上传
用户上传的文学作品均由网站程序自动分割展现,无人工干预,本站自身不编辑或修改网友上传的内容(请上传有合法版权的作品)
如发现本站有侵犯权利人版权内容的,请向本站投诉,一经核实,本站将立即删除相关作品并对上传人ID账号作封号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