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是要挂在顺天知府身上的。
所以,这顺天知府是一个苦差事。
不用想,就知道事务繁忙了。
而作为皇帝讲官,也日日离不开。难不成将于谦劈成两半。
杨士奇说道:“太皇太后,臣恐于谦分身乏术。”
太皇太后叹息一声,说道:“我们都老了,于谦这孩子的政绩我一一看过了,的确是名臣之才。总要让他多分担掉。我让他来教皇帝什么?如果说教他学问,难不成京师之中,没有人能比得上于谦吗?就是让他带皇帝看看,这天下到底是怎么样的?”“而今皇帝年纪好小,年纪大一点,总要让人带他出去,看看百姓是怎么过活的。皇帝心是好的,就是太想当然了。”
让继承人见识民生疾苦,这也算是大明皇室的传统。最少太祖再教儿子的时候,就让儿子去寻常农家看过,而太宗皇帝教儿子的时候,也让太子太孙,沿着运河北上,考察民情,甩开大队人马,进入乡村之中。
只是这样的教育,历史上从正统后就消失了。
太皇太后对朱祁镇期望很大。教育就越发严厉起来来。
杨士奇听了,说道:“是。”
只是他心中有一个问题,并没有问出来,那就是为什么是于谦。
于谦在外放为官,但是在朝中并非没有靠山的,杨士奇等三人就是于谦的靠山。政治就是这样,于谦固然是一个好官,但是如果朝中没有人替他说话,于谦未必能做出很多事情来。
只是虽然如此,杨士奇并没有将于谦引为他的接班人。
反而当讲官的王直,更让杨士奇给予厚望。
从杨士奇刚刚所言,就可以看出。
朱祁镇的讲官从李时勉换成了王直,杨士奇并非不了解内情。只是他不做表态,甚至还有顺水推舟之意。
这未必不是为王直铺路。
最少
本网站为网友提供小说上传储存空间平台,为网友提供在线阅读交流、txt下载,平台上的所有文学作品均来源于网友的上传
用户上传的文学作品均由网站程序自动分割展现,无人工干预,本站自身不编辑或修改网友上传的内容(请上传有合法版权的作品)
如发现本站有侵犯权利人版权内容的,请向本站投诉,一经核实,本站将立即删除相关作品并对上传人ID账号作封号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