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顶点小说>历史军事>三国从忽悠刘备开始> 第193章 蜀猪兀,火盐出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93章 蜀猪兀,火盐出(1 / 5)

发现了疑似自贡“贡井”之后,李素一行就驻扎在当地,实地搞起了工程整改。

李素嫌弃原本那鸟不拉屎的乡镇名称太土,也随口一改,要求把这个乡改名叫“贡井乡”,表示这里的官有盐井将来要直归益州牧派的盐官直辖。

陈实当然没有异议,让县里和郡里的簿册相应调整一下。乡老徐安也就成了“贡井乡乡老”,立刻换了符传的牌子(一百石的乡长是没有官印的,只有符传)。

整个镇子上的盐工和匠人都被调集动员起来,从江阳县来的工匠们也都投入整改,如火如荼地试制起“密封燃气管道”的施工工艺。

李素不懂技术,他脑海里只知道后世得用专门的密封胶才能实现气密,所以,在寻找土办法方面,他觉得还是先让工匠们本身鼓捣。就算工匠失败了,也能给李素提供一些教训,让他调整努力的方向,他只要确保把关好验收的尺度,别让豆腐渣工程蒙混过关就好。

四五天过去了,几种最初的尝试也先后失败。

工匠们想到的第一个办法,就是用动物皮革直接绑扎竹子的竹节剖口处——这是县里的铁匠想到的。因为汉朝的铁匠已经学会用皮囊或者猪膀胱、牛肚之类的材料复合缝制,然后绑在送气的竹筒上,给炼铁炉鼓风了。他们自然而然觉得:既然能鼓风,就能封住燃气。

可惜实验的结果并不理想,李素验收的时候,严格让人在竹筒接缝的位置外侧反复点火尝试,偶尔还是可以点燃,说明有燃气泄漏出来。皮囊本身有一定气密性,但皮革和竹子的接缝处捆扎不够严实,贴合无法达到气密工程级别的紧密,长期使用太危险了。

陈实一开始还给工匠们说情,觉得只要有七八成的气能传输到灶台就行了,稍微泄露两三成也无所谓。

但李素知道,“燃气泄漏”的风险有多大,真要是出个大事故,死人还不是最严重的的,关键是会导致当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