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顶点小说>历史军事>重生南非当警察> 2561 半成品和残次品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2561 半成品和残次品(2 / 7)

“逃到这里,我们又能做什么呢?”冯·布劳恩的胳膊上打着厚重的石膏,他身上还穿着棉衣,四月份的阿尔卑斯山依然寒冷。

从36年进入佩内明德基地开始,冯·布劳恩的日常就是在研究中度过,离开研究所,冯·布劳恩也不知道自己能做什么。

“别担心,你前途远大,未来依然光明。”瓦尔特其实也很年轻,1895年出生刚满五十岁。

冯·布劳恩更年轻,现在才33岁,他曾经是瓦尔特的助手,在佩内明德基地,冯·布劳恩担任技术部主任。

“我现在最后悔的是,去年没有听你的话,将基地搬到挪威——”瓦尔特追悔莫及,德国进行核研究的很多重要设施都在挪威。

和挪威相比,德国本土更危险,从40年开始就不断遭到盟军的轰炸,所以研究所才会搬到佩内明德那个名不见经传的小地方。

冯·布劳恩就苦笑,他根本没想把研究所搬到挪威,而是尽可能远离德国本土,寻找投靠盟军的机会。

冯·布劳恩跟小胡子不一样。

小胡子这种人,命运是和德三帝国牢牢绑定的,一损俱损,一荣俱荣。

冯·布劳恩是科学家,而科学是没有国界的。

这里要划重点,“科学没有国界”这句话,最早出自法国化学家巴斯德,原话是“科学虽然没有国界,但学者却有自己的国家”。

这句话巴斯德说过之后估计就忘了,却被美国发扬光大,打着“科学没有国界”的旗号全世界搜罗科学技术和人才,然后就给科技设置了国界。

简单说就是技术落后时,科学就没有国界。

技术领先时那就两说。

法律?

不重要,如果你需要可以给你现写。

这就是美国对于科学的态度。

冯·布劳恩还不够了解美国人,他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