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顶点小说>历史军事>北宋振兴攻略> 第四百二十七章 王五品归京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四百二十七章 王五品归京(1 / 4)

大朝会的扯皮并非都是套话。

这些文臣们,虽然胆子小了点,但是脑子里的东西,还真的挺多。

各种燕京行在的问题,说的都很全面。比如户部员外郎郑望之,已经做了预算,燕京行在的粮草安全,已经被户部规划。

兵部谋划了燕京军器监扩建之事,而枢密院给出的军事调度,还是有理有据,赵桓充分考虑各方面的意见。

当然朝臣们提出了不少的疑问,比如之前赵桓和王禀讨论燕京定为行在,战略安全问题。

“东胜卫在大同府的西北三十余里,进可望河套平原,等朕腾出手来,肯定还是要拿的。即使不望河套,也可以在让燕京行在的两翼彻底展开,否则云中路的战线,必然收缩,到时候,敌人打到奉圣州轻而易举。”

“而山海关也不宜轻易出击,热河卫就解决了这个顾虑,有热河、北古口、山海关为犄角,山海关不宜轻动,但是热河可以。山道略有崎岖,修出一条路就是。”

“所以,东胜卫,热河卫,势在必行。围四十里砖石大城,此事交由工赈院负责。”

赵桓洋洋洒洒的说了一大堆,喝了一口赵英递过来的热茶,润了润嗓子。他为了迁都之事,在之前就在规划此事。

当然有所准备。

“官家英明。”朝臣们看着沙盘,也知道这两处重镇选择是无比的正确。

【作为大宋皇帝,抄明太祖朱元璋的九边重镇抄的如此堂而皇之,是不是有失皇家风范?】

赵桓稍微想了想,自己这九镇也才抄了两镇。后面七镇得收复辽东和河套才有价值。

至于脸面问题?

现在明太祖还没出生呢,没人会发现。

赵桓继续享受着朝臣们的夸奖,别人穿越都是抄个诗词歌赋顶了天,自己直接把明太祖针对草原和辽东的战略拿出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