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顶点小说>历史军事>扛着AK闯大明> 第141章 另起炉灶(求推荐票)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41章 另起炉灶(求推荐票)(3 / 4)

只是一件事便令崇祯头痛不已,崇祯真怕这小子撂挑子不干了。

“这第二,种植番薯和土豆需要提前育种、育苗,而且时下天寒地冻,番薯和土豆的存放也必须慎之又慎,微臣想在京郊择一块地作为育种营地。

此是大计,必须不断的杂交、培育、实验才能保证产量的提升,一时半会也不可能有奇效,是以微臣打算建造屋舍,此需要不少工匠……”

刘鸿渐断断续续的说出心中的想法,让百姓有饭吃,这是后世一位姓袁的爷爷最大的梦想,他做到了,我呢?

“就这些吗?”崇祯还以为是什么大事儿,心都有些提了起来。

“臣还想打造些小玩意儿,也需要工匠,铁匠、木匠、石匠等都需要,而且,臣希望为这些人脱籍!”

明朝的户籍制度一开始肯定是起过积极作用的,但明中叶以后,土地兼并加剧,跟着倒霉的不仅仅是军户,还包括工匠。

工匠世世代代不得科举、不得经商、不得从军,只能当匠人。

俗话说千金在手不若一技傍身,但那是在后世,普通的匠人平时也就打造个锅碗瓢盆、锄头、犁耙。

问题是这玩意一用就能用许多年,而且百姓都没地耕种,穷的吃树皮,草根,谁还去找你打造东西。

说到这儿又有人要问了,土地总得有人耕种吧,即使是那些士绅也要打造这些农具吧!

问题是那些士绅均有特权,就像当官的去外地当差住明朝的驿站包吃包住不用付费一样,这些士绅征召工匠打造器具,也是不付钱的,顶多给碗饭吃。

这还不算。

明朝的工匠实行轮班制度,所有的工匠不论身在何处,每三年要到京城轮班三个月,自带路费,没有工钱。

离京城近的到还好,离得远的坐不起马车,往往要风餐露宿两三个月到达京城,干完活后,还得再走回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