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徐庶徐元直之所以能够一语定大事,究其原因,和他御史中丞的职位颇有关系。
本朝的规制,御史中丞、司隶校尉、尚书令三人,号称“三独坐”,威权颇盛。
前汉一朝,沿袭秦制,以丞相、太尉、御史大夫为三公,分掌行政、军事、监察大权。光武帝建国之后,“虽置三公,事归台阁”,三公遂成为崇官,不理政事。日常政务,皆由尚书台处分,而监察之权,归于御史中丞和司隶校尉。光武帝特诏:御史中丞、司隶校尉、尚书令会同,并专席而坐,故尔,京师号曰“三独坐”。其他官员朝见皇帝之时,都要起身站立,唯独御史中丞、司隶校尉、尚书令三人坐着,故曰:独坐。同时,御史中丞监察朝会。
王莽篡汉之前,是宰相。光武帝更改官制,以司徒(原为丞相)、司马(原为太尉)、司空(原为御使大夫)三职皆为宰相,其目的就是为了分宰相之权。皇帝绕过宰相,亲裁大政,就是以尚书台总领内外,如此一来,尚书令一职威权日重,隐隐成为“内相”、“隐相”了。
前汉末年,改御使大夫为大司空,御史府改作御史台,由御史中丞主管监察事务。后汉时,御史台称宪台,仍以御史中丞为长官,但职权有所扩大。御史台名义上转属少府,实为最高的专门监察机关。它与地位显要的尚书台、掌管宫廷传达的谒者台,同称“三台”。
御史中丞,秦官也,掌贰大夫。汉因之。御史大夫本有两丞,其一曰御史丞,一曰御史中丞,谓之中者,以其别在殿中,掌兰台秘书。外督部刺史,内领侍御史,受公卿章奏,纠察百僚,休有光烈。休有光烈,见于诗经?周颂?载见,表现的是周成王率领诸侯祭祀武王的情景。休,即美也。休有烈光,就是美丽、壮观、光彩夺目。诗经?周颂?载见中,休有光烈,指的是“整体的祭祀队伍威武雄壮”。用在这里,就是威武、壮阔煊赫之意。
本网站为网友提供小说上传储存空间平台,为网友提供在线阅读交流、txt下载,平台上的所有文学作品均来源于网友的上传
用户上传的文学作品均由网站程序自动分割展现,无人工干预,本站自身不编辑或修改网友上传的内容(请上传有合法版权的作品)
如发现本站有侵犯权利人版权内容的,请向本站投诉,一经核实,本站将立即删除相关作品并对上传人ID账号作封号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