殿试仍旧在继续中。
以往的考生,无论繁简,必然会有人一开场就在奋笔疾书,也都不知道他在写什么,反正就是要先把气势保持下去,但在殿试这种场合,却没人去贸然动笔,哪怕写草稿的人都没有。
照理说到了殿试,每个考生都应该很轻松,毕竟殿试不涉及到录取率的问题,所有的考生考完了殿试,都是进士,所不同的就是一甲二甲三甲的问题,那些在朝中有关系,或者是家底殷实的,无论考几甲进士,将来都不愁当官,那些寒门学子,即便是考的好能中状元,将来也很可能在朝中仍旧碌碌无为。
说到底,这还是个靠关系和人情所构建起来的社会,想打破这种门户和出身的偏见,就只有改变一个社会,在一个大的历史潮流之下,这是很困难的,尤其在华夏之地,这种难度更大。
纪宁自己不算是寒门出身,相反,他还是豪门望族出身,但现在可没人承认他是什么望族子弟,但他背后的师公,是称号大学士沈康,就这一条门路,就足以让人羡慕嫉妒恨,在很多人看来,这也是纪宁为什么选择去文庙而不去朝廷的原因,就因纪宁背后有沈康这样一个强大的靠山。
在皇帝离开之后,纪宁算算时间,也差不多了,他觉得没必要在皇宫中停留太久。
这种考试环境压力还是很大的,为了准备科举考试,他从来到这世界之后就一直在努力奋斗,到今天殿试,也算是他科举之路的最后一站,他也不会去考虑之后庶吉士和学士的考试,他现在要做的,就是先把自己殿试的文章完成,让自己的科举之路彻底画上一个句点。
他拿起笔来,准备开写他的文章。
连文章的主旨立意他都想好了,既然在策问中,是以孝义礼法为议论点,还要写古代先贤,想不出写哪个人物,那就不妨多写几个人,而纪宁所模仿的模式,就是《二十四孝》中的内容,自己多陈列几个人,由此来
本网站为网友提供小说上传储存空间平台,为网友提供在线阅读交流、txt下载,平台上的所有文学作品均来源于网友的上传
用户上传的文学作品均由网站程序自动分割展现,无人工干预,本站自身不编辑或修改网友上传的内容(请上传有合法版权的作品)
如发现本站有侵犯权利人版权内容的,请向本站投诉,一经核实,本站将立即删除相关作品并对上传人ID账号作封号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