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顶点小说>历史军事>盛唐血刃> 第六章休要怪我不择手段(两更九千)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六章休要怪我不择手段(两更九千)(1 / 7)

第六章休要怪我不择手段

长安的粮食主要依靠关中平原,虽然关中平原被称为富庶之地,但毕竟狭小,容量有限,一旦人口膨胀超过了它的承载能力,或者遇到旱灾就会产生粮荒。

到了隋、唐的时代,由于历代的战争以及建都的开发,资源已经消耗待尽,所出不足以供给长安。再加上关中平原地方狭小,人口稠密,很难供养大批的官僚贵族。

一旦当关中地区闹饥荒,把东部地区的粮食运到长安,其代价是相当沉重的。隋文帝为了解决关中的漕运,开挖了广通渠。但是问题仍然没有得到根本解决。在公元594年的一次灾荒中,隋文帝被迫再次到达洛阳去就食,所以他也成为了我国历史上的第一个“逐粮天子”。

陈应自然知道解决问题的办法,然而这个办法并不是没有代价,当然陈应也有私心。大唐的人口分布非常不均匀,整个唐初人口只有一千五百万人,加上荫户和隐户,估计不会超过两千万人。然而五分之一的人口,都集中在了关中地区。

事实上关中地区仅占大唐全国全境的百分之零点三八。

这非常不合理,毕竟关中不像后世拥有非常发达的交通运输网络,可以从陆海空三栖运输。

关中人口严重超过土地可以承载的年限,唐初出现的粮荒,在整个大唐历史上出现不止一次,永淳元年四月,当时关中饥荒,长安城中人相食。甚至皇帝的随从也有被饿死的。可以说这是一次大逃难。这也让武则天当时为什么可以成功迁都洛阳的真正原因。

到了中宗的时候,关中再次饥荒,大臣们请求皇帝再次临幸洛阳,遭到唐中宗的拒绝,他说“岂有逐粮天子邪?”。可是粮食运到长安,却是以广大民夫的生命为代价的。

在唐德宗的时候,长安再次出现饥荒,禁军没有粮食吃,只得到街头去乞讨,后来粮食到达京城,唐德宗跑到东宫对太子说,“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