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顶点小说>历史军事>盛唐血刃> 第五十一章聪明反被聪明误(二更)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五十一章聪明反被聪明误(二更)(1 / 6)

第五十一章聪明反被聪明误

陈应的这番出兵,由于调拨的粮秣与甲胄,都是采取异地采购的方式,不动用长安府库,目的其实就是为了掩人耳目,瞒天过海。

孙敬初从洺州李神通那里,将尚未解散的降军士兵装船直接运输,而与此同时,又在黎阳将粮草装船。这样以来,长安府库,不动用一粒粮食,也不运用一石草料,就完成了物资转运。

不过,这些河北籍的降军士兵,别说甲胄了,就连兵刃也没有一把,全部都还赤手空拳,这些物资需要到达灵州以后补充。

至于兵部和户部如何跟李道贞算帐,这就是不陈应关心的事情了,在陈应看来,李渊也拉不下脸,去占自己侄女的便宜。

无论人员,还是物资,都悄悄踏上了北上的船队。而陈应与罗士信和张士贵汇合之后,就安排罗士信在左岸,张士贵在右岸,沿黄河戒备。遇到百姓也好,行商的小贩也罢,全部让捉住丢各县关押起来。

任何情报,其实都有一定的时效性。比如现在,陈应需要争取就是时间,只要他抵达灵州,根本就不害怕突厥人应对,那个时候,最担心的反而是突厥人了。

其实在古代细作侦察情报,大多数情况下都是依靠计算。首先粮秣消耗,长安附近驻守的十六卫大军,都是有定例,每天支出多少不会减少或增加。只需要在各个仓库前留下几个眼线,肯定可以发现唐朝军队调动的迹象。当然数千兵马调动还看不出来,可是五万余大军调动,哪怕只是一个月的量,也多达数万石。按照这个时代普通大车一辆才能运输十数石,至少需要数百上千大车,这样的运输量,根本就别想瞒住有心人的耳目。

要问突厥人在长安有没有细作,这其实就是秃子头上明摆着的事情。不过,由于突厥与唐朝的国家关系紧张,长安城中的突厥人受到了严密的监视,然而,漏洞还是有的。因为唐朝的社会风气开放,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