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顶点小说>历史军事>皇宋锦绣> 第五百九十章 教育改革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五百九十章 教育改革(2 / 7)

了一条,从最底层迈向至高的口子,可是这一条路,开的口子并不宽,3年几十位进士,这已经是极限了,有时候,因为某些原因,几年都没有开办科举的也比比皆是。

在没有中进士之前,谈不上改变命运,因为身份没有较大的变化,就算是把举人这一块,也给纳入其中,每隔一年能够有多少,这个比例,远远小于后世,清华北大的招手人数。

这两个高校,是后世中国最为顶尖的,每一个地方,只有最顶尖的人才才能够上,可是两所高校加在一起,每年的招生计划也会超过6000,加上其他的一些,每年入校人数会在7000左右。

不说两个时代的可比性,科举这一条路,远比后世想想的要困难,需要天赋,这是肯定的,只有天赋出众的才可以做官,可是天赋只是一部分。

家室,资金,老师,众多的方面的原因,哪怕是到了科举比较多的明朝清朝,真正的草根做官的,也是微乎其微的,所以,才有类似的宣传,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黄金屋。

赵信所知道,一些被宣传成为底层做官的典范,海瑞一个,王拱辰一个,海瑞只是父亲早逝,可是家里还有几十亩的田,王拱辰是没有太多的记载,也只是说家境贫寒,早年丧父,却没有说出身。

有历史可以考究,或许在秀才之中,有一定比例的最底层的,到了举人,就少了很多很多,真正走上进士的,千年科举的历史上面,除了宣传的,真正实打实的,真的就不多。

21世纪,甚至说,从20世纪之后,整个世界主流的教育,跟封建时代的科举,截然不同,他们培养的不是最顶尖的,可以做官,成为上位者的,他们培养的,却是普适性的,可以适应社会环境,并且迅速融入的。

在这个教育条件之下,这些学子们,不再是走一条独木桥的,而是一条固定,完全类似的选拔过程。

在小学中学的教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