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6章(4 / 4)

喜欢AndreasGursky(我不喜欢)。也可以谈谈相似的经历,一个工业萧条的城市是我们最熟悉的事。然而从来没有两个人注视过相同的风景,更何况一个人要自我感觉多么良好才会对自己的身份津津乐道?必须避免这种尴尬的开始,就像我们在作品中追求的可读性一样——节制。

他的画册中有张他工作室的照片,只有画画的必需品,画布直接按在墙面上,建在以往制作笔刷的旧工厂内,这个细节也正好与他笔下的后工业状况相符。Serban目睹了这个城市的“进化史”,它像指纹一样与他的作品叠加为一体。他成长于知识分子家庭,接受了“工人至上”的早期教育,又在青年时期游学威尼斯,在他所熟悉的克卢日,这个他曾经离开又折返回的城市,他对现实的审视更有把握,可以谈论一些更加微妙的话题。Serban绘制了一种特定历史下平凡的现实,而我似乎熟悉这大树上的每片叶子,那另外二分之一的故事,发生在我的身上。在我看来,我们的交集并非只是相似的经历,也因为跨过种种形式所探求的问题:我们是否有可能窥见什么是真正的生活?这是在失败的乌托邦里,唯一值得说的事情。

IntheShadowoftheDam,2008,布面油画,146x123cm

?SerbanSavu;由纽约DavidNolan画廊提供

TheOldRoof,2009,布面油画,162x220cm

?SerbanSavu;由纽约DavidNolan画廊提供

寂静的纬度

?游莉

TheConcreteCube,2009,布面油画,94x130cm

?SerbanSavu;由纽约DavidNolan画廊提供

寂静的纬度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