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顶点小说>历史军事>明末之大国崛起> 第二百零一章 军粮问题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二百零一章 军粮问题(1 / 3)

士兵的战斗力说起来非常简单,在冷兵器时代士气是个非常重要的决定因素,甚至往往能够超过对武器的依赖。士气在后世同样很重要,只不过己方的武器更加先进,能大幅提升必胜信心,也就间接的提升了士气,但在如今这个武器代差不明显的时代,真正决定士气的恰恰是不被人重视的饮食。

军粮和军队必需品对士气有多大影响,后世有着许多例证。当然朱聿键的那位室友对他影响也很大,他甚至从网上购买各国军用口粮在宿舍里请客。对于这些军用口粮差强人意的味道,朱聿键向来不算喜欢,不过在他看过这个时代的军粮之后才知道,后世那些军粮根本就算美食了。

其实有个很有趣的事实,那些在华夏历史上战斗力最强的军队,往往也是伙食最好的时代。

华夏历史上军粮长期有粟米的地位,这是因为在军粮之中,保质期是个很重要的问题。按照唐代文献的记载,粟米可藏9年,稻米只能藏5年,因此小米才一直是军队的当家饭,这种情况甚至延续到了后世抗日战争时期的“小米加步枪”。

当初五代十国的时候,南方人组成的梁军,就有吃小麦蒸的饭造成士气不振,战斗力下降的记载。其后来提升战斗力的诀窍也很简单,大米饭外加炖鸭肉。但是当时大米饭产量低,注定无法长时间作为军粮使用,后来古人就开始开发小麦的使用方法。

汉代开始出现使用小麦粉制作的馒头,但因为馒头水分散失快,一旦失去水分就硬的像石头,后来到了汉末又出现了锅盔。锅盔是一种节水的食品,它采取“多用干面,掺水少许,合成硬块,大锅炕之,得食为盔,以灼将士”的方法,改善了饮食环境。

这种食物烙饼状如头盔,干脆香酥,因水分极少,久储不变味,特别适用于军旅食用。

数十年前因戚继光而得名的“光饼”也是这类食品,当时因为倭寇流窜劫掠,明军跟踪追击,来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