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顶点小说>历史军事>民国之文豪崛起> 1032【新书反响】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1032【新书反响】(2 / 4)

是如何解决问题。

没法解决!

常凯申当然想完善行政系统,提高基层官员的执行力。但这是不可能办到的,除非在中国进行一场触及根本的大改革,而抗战特殊时期的内外部条件都不允许他这么做。

所以陈寅恪把文章烧了,发表出来也无益,反而会因此得罪掌权者。

烧完文章,陈寅恪很快又重写了一篇,单纯从治史方法来分析《万历十五年》。他首先批评了周赫煊对于某些史料的无视,认为周赫煊的某些思想稍显片面,同时又赞扬《万历十五年》风格独特、观点新颖,为明史研究开拓了新的形式与方向。

……

陈寅恪的第二篇文章还未发表,吴晗就已经开始对《万历十五年》大家吹捧了。

吴晗也是研究明史的专家,他早前虽然属于自由派,但性格非常激进。早在十多年前,吴晗就给胡适写信说:“翻开任何国家、任何朝代的历史来看,找不出这样一个卑鄙无耻、丧心病狂的政府{南京国民政府}。”

吴晗请求胡适指出一条明路,胡适让吴晗“科学救国”。

那时吴晗非常尊崇胡适,特地在毕业照背面写下胡适的名言:“大胆的假设,小心的求证。少说些空话,多读些好书。”

然而,吴晗到了西南联大,国党的**和不顾学者死活的态度,再加上好友在贫寒病痛中去世,让吴晗的思想彻底转左。他的行为做法比闻一多更加激进,不但投身于各种反蒋活动,还写了一本《由僧钵到皇权》。

这本书后来改名为《朱元璋传》,跟周赫煊的《万历十五年》几乎同时出版,专门用来影射常凯申。

在读了《万历十五年》之后,吴晗感觉找到了知己。虽然他们一个写朱元璋,一个写万历朝,但都是走的“影射史学”的路子,都是在抨击常凯申和国民政府。

吴晗连续写了好几篇评论文章,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