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的结果是,大家基本赞同了李凡对“狈”“田”二字的重新解读,而对“?”字大家则分歧不下,争论不休。
甲骨文研究就是这样,基本上很难让所有学者全部赞同,期间永远充满了分歧、争议以及不停地推陈出新。
在探讨完李凡的三个甲骨文新解后,孙教授问道:“李凡啊,你还对其他字有所研究么,不妨说来听听。”
李凡摇了摇头,道:“孙教授,暂时没了。”
“那你关于甲骨文的研究方向和方法又有什么看法呢?”
李凡想了想,“学生觉得,甲骨文未来的研究,应该是与现代计算机技术、大数据以及云计算相结合,运用现代化手段来从新的方向进行破译。”
一帮老头子听得一愣一愣的,他们搞了一辈子文字研究,勉勉强强会个计算机的基本操作,你现在让人家运用大数据和云计算,这也不现实啊。
况且,老头子们心想,这古文字研究,和云计算有神马关系?年轻人的思维真的好跳跃好敢想!
不过几位年轻的研究生倒是较有兴趣地支耳听了起来。
孙教授疑惑地道:“具体说说。”
“我的设想是,大数据、云计算破译甲骨文工程,就是把所有的甲骨文拓片、字、词语、考释等东西全部输入到电脑里去,利用电脑的信息储存功能,对未识别的甲骨文字形做出解释。
这种传统方法外的破译文字的新途径,我觉得可以尝试一下。”
众“老人”不置可否,因为这个理念对于他们来说实在是太新了,他们平均年龄都快到60了,明显已经接受不来这种新的破解甲骨文的理论的诞生。
也不怨他们,古语有云:沉舟侧畔千帆过,定有新人换旧人嘛!
李凡提出的超前的崭新的研究方法,虽然在会上基本没有引起任何的讨论,但是,会上的两位博士生却对此产生
本网站为网友提供小说上传储存空间平台,为网友提供在线阅读交流、txt下载,平台上的所有文学作品均来源于网友的上传
用户上传的文学作品均由网站程序自动分割展现,无人工干预,本站自身不编辑或修改网友上传的内容(请上传有合法版权的作品)
如发现本站有侵犯权利人版权内容的,请向本站投诉,一经核实,本站将立即删除相关作品并对上传人ID账号作封号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