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顶点小说>历史军事>大明1617> 第一千二百零二章 全胜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一千二百零二章 全胜(3 / 5)

是一副提防的模样?

不说北上之功,就算十三山一役,对大明朝廷算是立下大功了吧?

在大明之内,畅通物流,利于工商,对大明北方的繁荣发展没有功劳?剿平土匪,沿南下线路打死了多少响马?朝廷是一种态度,底下的百姓们心口相传,对和记的看法又如何?

当今天子,其实秉性算是仁德的底子,以和记高层私底下的交流来看,若是换了一个刻薄底子的皇帝,比如当年的世宗皇帝,怕是查抄和记的命令早就下了,管你在北方是不是立下大功!

用张瀚的话说,这就是体制问题。

同样是君主制的英国,女王就能向底下的船主发私掠令,抢来的财富英国政府替他们兜着,大家一起分帐。

甚至女王也会投资注入股本给那些海盗,女王出钱造船,海盗出去抢,抢回来大家分帐。

这不是小说家言,只是发生在历史上的事实。

为了掠夺财富,这个时代的欧洲各国是完全不要脸皮的,和他们的那些不肖子孙完全是两回事。

荷兰的东印度公司当然也是这么回事,政府不方便出头的事,组建一个得到国家认可的公司,抢来的土地幅员万里,也是归公司管理,国家可不必担心什么尾大不掉自立为王,本来这个国家就是一群商人和银行家组建的,只要有利润,谁会愿出头当什么国王皇帝?

在大明这边,却是实打实的忌惮,君权至上,皇权涵盖一切,哪怕是你贵为亲藩勋贵,强势如内阁首辅,或是边远如海岛渔民,任何所有的一切,天上飞的地上走的,所有的一切都归属于皇帝所有。

在这种皇权集中的体系之下,当然就会提防任何可能会威胁到皇权的东西,用张瀚的话来总结,就是体制问题。

后世这四个字可是吵架的根源,在此时此刻李平之和常威几个却是由衷赞同,都是点头表示赞许。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