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顶点小说>历史军事>调教大宋> 第882章 圣旨啊,全都是坎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882章 圣旨啊,全都是坎(1 / 6)

人们常说“天子与士大夫共治天下”,可是这个“共治天下”,在后世多数人眼里也不过是一句口号罢了,最多显示一下宋代文人的地位有多高,是怎么样一个“共治”,几乎所有人都没有什么概念。

以至于在大家的观念之中,还是保留着皇帝金口一开,莫敢不从的印象。

大喝一声:“拟旨!”,然后口授几句圣意,随便叫个太监落于笔端,就成了至高无上的法律?

扯蛋!

特么除了满清,没有哪个朝代的皇帝是天威无所不决、无所不尊的独裁者,更何况是“共治天下”的宋朝呢?

还是以圣旨为例,可以深挖一挖里面的门道,且单此一件就把共治体现的淋漓尽致。

一道天子诏书从草拟到生效,通常需要经过非常严密的程序。

......

所谓圣旨,君王圣口之令也。

可虽然是以皇帝的名义颁布,虽然授意拟旨是皇帝的特权,但是,这旨意能不能施行,可不是皇帝说了算的。前面提到过一次,大宋的宰相有权把圣旨驳回。

其实,哪只宰相驳回这一道关卡,除了这一环,士大夫要是不想施行圣令,是有很多个地方可以卡死皇帝的。

比如说,拟旨的人。

这个前面也说过,除了中旨或者叫内旨,也就是皇帝的家事不用走政事堂。

另外的国策施布、政令通行都是有专人起草的,别说是太监,就是首相、皇帝亲笔,那都是违法的,这有专属官职——知制诰。

本来这个职位是东府相公轮职担任,可是,由于赵祯朝这十几年来东西府相公稳如太山,上去就不下来,官属职权也相对稳定,所以这个知制诰的职官一直在给事中归班手里握着,之前是吴育,现在是范镇。

一道旨意,不管是皇帝授意,还是相公们把政令建策以奏折的形式呈到皇帝面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