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顶点小说>历史军事>雅骚> 第四百五十七章 诗与血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四百五十七章 诗与血(1 / 5)

四月初五辰时,张原一行出山海关,从此踏入广袤的关东地界,视野所及,一座座烽火台和记里墩伸向远方,天高地迥,海风自东浩荡而来,使团旌旗猎猎,朝鲜书状官金中清遥指东关一高台对张原道:“张修撰,那是望夫台,相传是孟姜女寻夫处,望夫台下有孟姜女庙——张修撰岂无思古之幽情?”

张原微笑,这几个朝鲜使臣见他一路来只爱四处打听军防和民情,却不吟诗作赋,不免诧异了,以前出使朝鲜的大明使臣都是一路行来一路诗,比如十年前出使朝鲜的詹事府左谕德朱之蕃,不但途经的山川名胜都赋诗,甚至连驿站客店都留下了诗篇,更与朝鲜官员赋诗赠答,好不热闹——

昨夜在山海关驿舍的题诗壁上,张原就看到朱之蕃与朝鲜使臣唱和的《山海关和金太仆韵》,同行的朝鲜副使许筠和书状官金中清再三吟诵其中的两句“客度关门迎晓曰,山回海岸涌春潮”,以为妙极,张原却觉得朱之蕃的诗平淡无奇,作诗是需要灵感的,“两句三年得”有些夸张,但张口就来难免太滥,据说清帝乾隆是古来写诗最多的人,长长短短上万首,却又有哪一首诗能流传?

然而作为天朝使臣,张原是有义务作诗的,朝鲜仰慕中华文化,派来的使臣都是精通儒学、能诗善赋之士,张原不作诗岂不是示弱,所以虽然辽东鼙鼓将起,诗照样还得作——

“金参军有写孟姜女的佳句了吗,在下洗耳恭听。”张原让金中清抛砖引玉。

金中清道:“敝国许舍人得了一首诗,想向张修撰请教。”

朝鲜副使许筠官居议政斧舍人,职位在金中清之上,是朝鲜国有名的诗人,许筠策马过来了,客气一番便吟道:“二世经营四海豪,沿边白骨似蓬蒿。但悲苦役筋骸尽,谁识深闺跋涉劳。石镜千秋明夜月,秦城万里委风涛。空穿地脉疲民命,剩得嘉山泽国高。”

吟罢,许筠和金中清都眼望张原,等待张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